首页 >> 美食做法

北京端午美食制作流程?端午节美食制作

2024-04-14 美食做法 2 作者:dsfert57568

一、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及注意事项

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丰富,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,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。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及注意事项,欢迎阅读,仅供参考。

端午节的传统美食

1、粽子

端午时节,粽子飘香。传说公元前278年端午节这一天,流放到汨罗江边的爱国诗人屈原得知楚国都城沦陷,绝望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。于是,传说“端午”乃屈原祭日,吃粽子赛龙舟便成为端午时节纪念屈原的中华传统风俗。从古至今,端午节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:思念、感恩、憧憬、祈愿。

2、茶叶蛋

端午节吃茶叶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个习俗,但是在我国的江西地区他们有这个习俗,只要到了端午节,家家户户都上煮上一大锅的茶叶蛋,煮熟之后的茶叶蛋壳他们要染成红色,放进网兜里,挂在孩子的脖子上,然后必须由其他人把这个茶叶蛋碰烂,这样才会给他们带来好运。

3、打糕

打糕是东北人过端午节的时候必吃的一种食物,我国的延边地区打糕是一种非常传统的食物,吃这种打糕的时候配着蜂蜜和糖,有嚼劲还特别美味。

4、黄鳝

过节的时候吃黄鳝在湖北地区是非常流行的,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解释,是因为这个季节正好黄鳝吃起来很美味,所以端午节的时候他们就特别喜欢吃黄鳝。

6、咸鸭蛋

端午节吃咸鸭蛋是有说气的,不过说法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同意一种说法,是因为吃了咸鸭蛋之后,保护自己的心神不受损害,另外一种说法是咸鸭蛋有滋阴清肺的作用,在夏季的时候吃咸鸭蛋可以预防这些疾病。

端午养生饮食注意事项

首先,要注意主食与副食的搭配

逢佳节对于饮食方面,住住会比平常丰盛了许多,而且菜肴更是都以肉类、海鲜类居多,还有一些相当比较油腻的美食等,其实我们现在生活水平,对于平常饮食来说都不日很差,对于还是没有这样的暴饮暴食,如果遇上佳节,难免都会过量。所以其实我们在节日时候,一定要特别主食与副食相搭,要采用荤素的搭配方法,最好是以素食为主,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营养的均衡、饮食的健康,还可以激发人们的食欲,一举多得。

其次,粗粮与细粮的搭配

在节日里一般情况下,相对平常来说会吃得比较丰盛一些,可能食量相对会增加了许多,这个时候对于消化方面就要注意了,因为如果我们的饮食方法一旦作了很多的改变,有可能我们的胃会受不了,出现身体不舒服等情况。那么在节日里,我们要适当的吃一些粗粮,从而来进行粗细搭配,这样才会有助于消化。特别是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来说,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更是要尽量少食,比如:芋头、豆浆、地瓜等。

最后,饮酒要适量

在端午佳节里,亲朋好聚欢聚一起,喝酒一般是在所难免的,喝酒也可以增加活跃的氛围,所以在饮桌上,饮酒一般情况下也是少不了的。那么酒适量喝点是还不错,不仅可以增加气氛,还可以促进我们人体血液的循环,但是如果是过量的话,那么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了,严重者还会引起酒精中毒,特别是有酒精性肝炎的患者,更是要注意,以免引起疾病的发作。

喝酒还有一点要注意的,我们在喝酒时常常会产生饱感,特别在大量饮酒时,这种感觉特别强烈,这样的话在喝完酒时,对于吃东西可能就会吃不下去。其实这对人体是非常不好的,因为这时体内的酒精浓度可以说相对是较高,那么饮酒过后更应该多吃点东西,多吃一些粗食类,多些一些水果蔬菜,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及维生C等对我们人们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剂,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减少酒精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。

降了以上那些饮食要注意之外,其实端午节,当然少不了的粽子,粽子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特色美食了,粽子虽美味,但是也是不宜多吃的,以免以引导消化不食、积食等,特别是糯米类的粽子更是要适量。不过如果适量的话,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,比如像糯米做的绿豆粽子、小枣粽子等,不仅有着益气健脾、开胃消食之作用,还具有补血安神、利尿排毒之功效哦,有的备料不一样,其功效也不一样。

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

几千年的中华历史,也是粽子的演变史。

最先的演变是在东汉,棕子由用竹筒装米的作法改用孤叶(荚白外面的叶子)、芦叶或棕桐叶包裹而成三角或四角形状。东汉末年应助著的《风俗通》说:“俗以菰叶裹黍米,以淳浓灰汁煮之,令烂熟,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。”我们不仅从中了解到当时棕子的做法,而且还知道了东汉时的粽子不只是节日的传统食品,人夏时节人们也常吃粽子,可见东汉时粽子不过是一种普通食品。

到了西晋时代,粽子才逐渐成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。这时期,端午节吃粽子已经很盛行。在东晋的时候,粽子里面包的东西,只是黍米或糯米加枣、栗等物,一般是在端午节时在家庭中包制。

唐朝时,粽子不仅成为民间食品,而且还被皇宫所珍视。唐明皇有诗云:“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。”看来唐明皇吃罢粽子,感觉不错,对粽子评价颇高,同时也能让我们隐约感到恢弘的盛唐气象。因为小小的粽子,竟然引起皇帝的诗文雅兴。不仅如此,每到端午节皇宫中便“造粉团、角黍,贮于金盘中”,让人们用小角弓射,射中哪只吃哪只,射不中者不得吃,大概唐明皇的雅兴,是从这歌舞升平的吃粽子的游戏中引发出来的吧。而唐人姚合的“诸闹渔歌响,风和角粽香”的诗句,表明粽子已成为民间市井的普及食品了。这时的粽子馅加进了各种果仁,首都长安还出现了专门制卖粽子的店铺,“庚家棕子,白莹如玉”是唐朝诗人段成式吃过一家庚姓店铺的粽子后所做的评价。

宋朝时候的棕子,里边包的馅有柿干、银杏、赤豆等。外用荚叶、薯叶裹住煮成。另外,当时粽子食谱中有了“巧粽”一名,还有用艾叶浸米而成的“艾香粽子”,可见粽子的品种这时已逐渐增多了。

明代,有用芦叶包裹的粽子,粽馅的种类有豆沙、猪肉、桃仁、胡桃、蜜糖等。肉馅荤粽的出现,使粽子的品种有了新突破。

清乾隆时代,又有了“火腿粽子”的荤粽,使荤粽品种越来越丰富了。

二、端午节特色美食

端午节特色美食:

第一名:粽子

端午节吃粽子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习俗,古往今来,无论南方还是北方,端午节吃粽子无一例外,看来粽子荣登榜首肯定是当之无愧的。

“粽子香,香厨房。艾叶香,香满堂。桃枝插在大门上,出门一望麦儿黄。这儿端阳,那儿端阳,处处都端阳。”端午食粽的习俗由来已久,百年不辍。

第二名:咸鸭蛋

八大端午节美食排行榜中当然也少不了咸鸭蛋。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也由来已久,据说始于江南一带。古人认为,咸鸭蛋形似心形,吃了咸鸭蛋可以保护心气神不受热毒的侵害,所以沿袭至今,在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吃咸鸭蛋并送别人咸鸭蛋的习俗。

第三名:黄鳝

经评选,黄鳝也上榜八大端午节美食排行榜单。端午节吃黄鳝的传统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有传承,尤其在江汉平原一带颇为流行,据了解,在我国东北地区也有端午节吃黄鳝的食俗。

第四名:雄黄酒

端午节八大传统美食中,雄黄酒也必须上榜。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,在长江流域地区颇为盛行,古语曾说“饮了雄黄酒,百病远远丢。”《清嘉录》记载:“研雄黄末,屑蒲根,和酒饮之,谓之雄黄酒。”

由此便知,雄黄酒是用白酒、雄黄调制而成。民间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,所以端午节这天很多地方还沿袭着饮用雄黄酒的习俗。

第五名:绿豆糕

绿豆糕是端午节的传统吃食,其上榜端午节传统美食榜单毋庸置疑。端午吃绿豆糕的习俗非常久远,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末年吴国大夫伍子胥的。

绿豆糕中的“糕”字与“高”谐音,有蒸蒸日上、步步高升的好寓意,所以很多地方的人们在端午这天不仅要吃绿豆糕,走亲访友时也要带上几盒,以传达美好的祝愿,祈求平安健康。

三、端午节美食制作

端午节少不了粽子,下面介绍蛋黄鲜肉粽的做法:

材料:糯米 里脊肉 鸭蛋黄  色拉油 盐 味精 老抽 料酒 胡椒粉 姜 蚝油 白糖 粽叶 棉线

制作过程:

1、里脊肉洗净切方块加料酒、盐、味精。

2、依次加入适量老抽。

3、适量胡椒粉。

4、适量姜片。

5、最后加入适量蚝油拌均匀。盖上保鲜膜,放冰箱冷藏12小时腌至入味。

6、准备好鸭蛋黄。

7、糯米中加入色拉油 、盐、味精适量。

8、老抽适量。

9、将其拌均匀。

10、新鲜粽叶反复用水清洗干净。

11、清洗干净的粽叶剪掉前端硬的蒂部 。

12、取两张粽叶毛面相帖,反相相贴,叶并在两侧。

13、在靠右三分之二的地方,对折成60度角左右的半漏斗形。

14、在打好的漏斗壳里加入适量米。

15、放入蛋黄及腌好的肉。

16、再加入适量糯米。

17、左手握住粽体,右手捏住粽叶,靠米料3-4厘米部位。

18、帖米面往里折。

19、叶面压平,用右手将粽叶边向下折,并赶快用左手手指压住,迅速把左边的叶向下折,并用左手大拇指压住。

20、用左手将折好的粽体握住,再将糯叶多余部分捏住,顺时针紧靠粽体旋转。

21、形成尖角,并将折帖后的叶贴住粽体。

22、左手握住粽体,将线头朝下,按顺时针方向沿着粽子两个角开始缠绕,最后打上活结。锅里加够足量水,大火烧开后下入粽子,转小火煮2小时即可。

TIPS:

1、最后加糯米时,米的用量不要超过漏斗顶部的叶边。

2、一般肉粽都是用五花肉,只因个人不想吃太油腻,这里用的是里脊肉。所以在糯米中加入了少量的色拉油。如果是用五花肉来包的话,即可免去色拉油。

3、如鸭蛋黄比较大,可对开分成两块。

4、每个人包粽子的手法不同,按照自己的习惯手法来包即可。

5、不喜欢吃鸭蛋黄可不用,直接包鲜肉粽。

6、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,帮助吞咽和消化,有节制的食用,一次少吃一点。

7、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,别蘸糖,不要吃得太甜。粽子要充分加热,煮热变软后才能吃。

8、同等方法可做火腿粽、板栗鲜肉粽、腊肉粽、排骨粽等等。

tags:

关于我们

茶话网,主要用于实用的生活指南,生活经验技巧,行业知识百科。

最火推荐

小编推荐

联系我们